n 教育、进修经历 2013年6月获得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 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参加(浙江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 n 代表性科研项目 1.优质高抗甜玉米“仲鲜甜3号”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广东省科技厅,2018.08-2019.12,主持; 2.玉米株型相关的耐密基因/QTL定位及遗传效应研究,广东省教育厅,2016.10-2018.12,主持; 3.鲜食型甜玉米小斑病抗性遗传与QTL定位研究,广东省教育厅,2010.06-2012.01,主持; 4.农科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教育科研),广东省教育厅,2019.01-2020.12,主持; 5.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农学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广东省教育厅,2016.01-2018.12,主持; 6.新农科背景下农科类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广东省教育厅,2019.6-2022.12,主持; 7.助力种业翻身仗,促进现代种业创新—暨广东省作物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广东省教育厅,2021.1-2022.12,主持; 8.利用农作物自身遗传多样性的抗逆稳产种群技术研究与示范—异花授粉作物杂种一代种群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部,2012.12-2017.12,第2; 9.鲜食型甜糯玉米多基因型种群选育及重要农艺性状基因挖掘研究,广东省农业厅,2013.01-2016.12,第2; 10.鲜食型“仲糯系列”糯玉米新品种及集成配套技术示范推广,广东省科技厅,2013.01-2017.12,第2; n 代表性论文、著作等 1. QTL mapping for Tolerance to southern leaf blight in sweet corn,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11, SCI,第1作者。 2.甜玉米茎秆强度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植物保护学报,2020.10,权威期刊,第一作者。 3.甜玉米根系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4,第一作者。 4.甜玉米茎秆强度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9,第一作者。 5.玉米叶夹角和叶向值的QTL定位,核农学报,2012.04,权威期刊,第一作者。 6.甜玉米果皮厚度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效应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7,权威期刊,第一作者。 7.甜玉米小斑病抗性主效QTL挖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10,权威期刊,通讯作者。 8.糯玉米耐贮藏相关性状的主效QTL定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02,权威期刊,通讯作者。 9.超声波处理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及转录组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接受待发),权威期刊,通讯作者。 n 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奖励: 1.作物种群育种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带动的种业融合共享模式(第5),湖北省科技二等奖,2018.08。 2.鲜食型糯玉米仲糯2号及仲紫糯1号的推广(第2),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2018.09。 3.鲜食型糯玉米“仲糯1号”及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第4),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2012.08。 4.第七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4),2013.10。 5.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2016.07。 6.第十届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2019.09。 7.第十一届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2021.06。 8.2019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9.06。 品种: 1. 仲甜5号(国审玉20180173,粤审玉20180011,甘审玉20190081),国家(广东、甘肃)农作物新品种,2018, 07.(第1). 2.仲鲜甜3号(国审玉2016019),国家农作物新品种,2016.07.(第1). 3.仲鲜甜102(国审玉2021022),国家农作物新品种,2021.12.(第1). 4.仲甜7号(桂审玉2020020号),广西省农作物新品种,2020.06(第1). 5.仲甜8 号(冀审玉20219013),广西省农作物新品种,2021.10(第1). 6.仲紫糯1号(粤审玉2012007),广东省玉米新品种,2012.01,(第2) 专利: 1.一种用于玉米育种试验的精量排种器(ZL201910659835.0)(第1) 2.一种便携式作物株高测量装置 (发明专利号):ZL201621408148.x(第3) 3.一种作物遗传育种栽培架(实用新型专利):ZL201821722994.8(第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