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处
 
 首页  部门简介  新闻动态  招生信息  培养管理  学位管理  学科建设  导师队伍  相关下载 
 园艺园林学院 
 管理学院 
 经贸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 
 轻工食品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 
 双聘院士及院士工作站 
  园艺园林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导师队伍 > 园艺园林学院 > 正文
 
陈大清
 

基本信息

姓 名

陈大清

出生年月

1962.1

照 片

性 别

/博导

硕士生导师

职 称

教授

研究方向

园林植物、作物发育生物学;资源植物开发与利用

所属学院

 

招生专业(领域)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0904J1);风景园林硕士(095300);农艺与种业(园艺)(095131);农艺与种业(作物)(095131);农艺与种业(种业)(095131)

联系方式

020-89003225  手机:13560380388    电子邮箱:daqingchen@vip.sina.com

个人简介陈大清,男,理学博士,武汉大学和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作物学、林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历任湖北农学院和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系主任、书记,农业与生物学院第二教工党支部书记;兼任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广东省留学人员联谊会、欧美同学会理事,湖北省富硒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国家、省自然基金评审库专家,广东省三农信息服务平台专家库专家,广东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研究领域涉及植物发育遗传与分子生物学;资源植物利用与植物(作物)功能营养遗传修饰;生态修复与植物治理等。主持或承担了国家、省自然基金、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科技厅、教育厅、农业厅、质监局、广州市科创委、广州市科协等部门的研究项目。在SCIEIISTP和中文期刊发表论文近60余篇。

  教育、进修经历

1978.09-1982.07,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学士

1982.09-1985.07,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硕士

1987.05-1988.05,农业部英国贝尔教育托拉斯英语培训班学习

1992.09-1993.06,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访问学者

1997.09-2001.06,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理学博士

2003.09-2005.07,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植物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2006.02-2007.04,日本北海道大学理学部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工作经历

1987.07-1995.12  湖北农学院农学系,讲师,植物生理学教研室主任

1996.01-2001.12  湖北农学院农学院,副教授,中日(ODA)合作中心测试分析部主任,农学院副院长

2002.01-2009.06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

2009.07-2017.06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生物科学系主任,书记

2017.07-现在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第二教工支部书记

 

 

 

   代表性科研项目

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转基因富硒马铃薯的培育及其品质遗传分析(2005ABA204)主持2004-2006

2.湖北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 薏苡厌氧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2006AA201C59)主持 2005-2007

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薏苡ADH基因全长克隆及其结构与功能研究(2006ABA002) 主持 2007-2009

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拟南芥耐硒突变体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207073)主持 2007-2009

5.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 薏苡SSH和标准化cDNA文库的构建及耐渍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Z200712001)主持 2007-2010

6.广东省教育厅(人才引进项目)超富集硒突变体与野生植物硒积累的功能基因分析及应用研究(K1101309) 主持2011-2014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堇叶碎米荠硒耐受与富集的生理遗传机制研究(31560579)主持2016-2019

8.广东省科技厅项目 富硒资源植物硒聚集生理特性鉴定及基因资源分析(KA1535519)主持2015-2017

9.广东省技术质量监督局项目 广东富硒功能农产品硒安全限量研究 主持2017-2018

10.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项目 广州地区基因技术与精准化个性医疗科普  主持 2017-2018

11.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植物富硒机理及有机硒功能食品产业化国际学术与科普交流会(K2017070301001)主持2017-2018

 

 

 

 

 

 

   代表性论文、著作等

1.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of response of alcohol dehydrogenase gene (ADH1) in Coix lacroyma  jobi L. to waterlogging stress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4(6):417-425,1作者

2.C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PDC1 gene in Coix Lacrymajobi L.Proceedings of the 6international  forum on post-genome technologies, Beijing, 2009,215-218,通讯作者

3.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Mediated by Blue Light and Cytokinin in Arabidopsis  Seedlings,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648 (4):420-425,第一作者

4.Haifei Liang, Meicong Wang, Daqing Chen,, An Arogenate Dehydratase

Regulates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and Salt Response in Arabidopsis, Han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8.9, 8(9): 1092-1098,第三作者

5.壶瓶碎米荠对硒酸钠胁迫响应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9,通讯作者

6.拟南芥耐硒突变体的鉴定及基因定位,湖北农业科学,2018572):115-118 第一作者

7.过表达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烟草的硒耐受特性分析,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11:15-19,通讯作者

8.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对甘蓝种子萌发及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14:25-29

9.堇叶碎米荠镉耐受关联ZAT6基因的克隆与分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通讯作者

10.超表达 AtCpNifS 基因烟草的淹水适应性,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3,261):1-4,第一作者

11.藻类硒蛋白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7):73997403,通讯作者

拟南芥AtCpNifS 克隆及其原核表达湖北农业科学,20101, 49(1): 1-4,通讯作者

12.ARFAux/IAA和生长素受体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安徽农学通报:2008147):36-39,通讯作者

13.生长素基因家族及其启动子、反应因子的研究进展,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64-69,通讯作者

14.植物缺氧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14(1)87-92,通讯作者

15.植物硒代谢积累及相关酶的研究进展,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7,15(3):269-276,通讯作者

16.厌氧胁迫下薏苡和玉米中代谢物质和酶类的变化,西北农业学报,2006,15(4):136-140,通讯作者

17.模拟厌氧胁迫对薏苡和玉米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物的作用,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3(3):166-169,通讯作者

18.光与IAA和对拟南芥下胚轴伸长的影响,2006,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3( 3):169-171,通讯作者

19.硒对盐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2006,34):198-210,通讯作者

20.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试管马铃薯形成的影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1):74-78,第一作者

21.植物硒同化的研究进展及其耐硒突变体的筛选,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262):65-70,第一作者

22.一种新发现的促进型他感作用物质─Lepidimoide,植物生理学通讯,1998,346):455-457,第一作者

23.氯化钙和海藻糖浸种对杂交种子人工老化的保护效应,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4):325-327,第一作者

24.涝渍逆境下化学调节对孕穗期小麦生理特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广西农业生物科学,1999, 18(4):258-260,通讯作者

25.孕穗期涝渍小麦化学调节的效果与作用,作物栽培生理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7,第一作者

26.植物激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天津,1995.6,第一作者

27.苯甲酸加细胞分裂素对蒜薹保鲜的生理效应,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5(3):210-213,第一作者

28.杂交水稻及其父本生育中后期的弱光效应,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8.10,第一作者

29.杂交水稻及其父本秧苗期弱光效应的研究,杂交水稻,1988,(1:31-33,第一作者

30..超表达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对烟草硒酸盐胁迫的生理效应,湖北农业科学,2009,48(7):1551-1557,第二作者

31.薏苡丙酮酸脱羧酶1PDC1)基因片段cDNA 克隆与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09,48(7):1543-1545,第二作者

32.植物microRNA 及其作用靶位的研究进展,湖北农业科学,200746(1):156-160,第二作者

33. 薏苡乙醇脱氢酶基因(ADH1)3’末端序列的克隆,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52-54,第二作者

   教材出版

1.植物生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主编

2.普通生物学,华中科技上学出版社,2017,副主编

3生命科学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副主编

4.现代植物生理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参编

5.植物生理实验技术,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1996,主编

6.作物栽培学,农业出版社,1996,参编

7.植物生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副主编

   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1.《杂交水稻及其父本生育中后期弱光生理效应研究》获得湖北农学院优秀论文二等奖  

2.《苯甲酸加细胞分裂素对蒜蒜薹保鲜的生理效应获得湖北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3.《孕穗期涝渍小麦化学调节的效果与作用》获得湖北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关闭窗口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24号 邮编:510225 联系电话:020-89002097